我国实验室信息系统(LIS系统)的功能要求主要涵盖六个核心领域:检验过程自动化、质量控制、报告管理、设备和试剂管理、系统集成和数据安全。以下是从具体应用场景和技术实现的角度进行解释。

1、 自动化检查流程

LIS系统通过与HIS系统医院信息系统)的深度集成,实现了从检查申请到报告发布的全过程自动化管理。例如,当医生在HIS系统中开具检验医嘱时,LIS系统会自动接收申请信息并生成一个唯一的电子标签,以指导护士完成样本采集、分类和递送。测试设备通过双向通信接口实时上传结果,系统自动匹配异常值并触发审查机制,最终生成标准化报告并将其推送到临床终端,大大减少了手动操作错误。


2、 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

该系统配备了Westgard多规则质量控制算法,该算法自动识别质量控制数据偏移并生成Levey Jennings质量控制图。例如,某三级医院的生化科通过LIS系统的实时质量控制仪表板发现,某批钾离子检测结果的CV值超过了限值。系统自动跟踪相关试剂批号、仪器校准记录和操作人员,快速定位试剂的异常储存温度,实现质量问题的闭环管理。实验室工作量统计模块还可以根据项目、部门和其他维度生成检测量的趋势分析。

3、 智能报表管理

支持检查报告的多模式发布,包括微信推送、自助打印和电子病历归档。对于临界值场景,系统配置了分级警告规则。当心肌肌钙蛋白水平超过标准时,除了自动弹出提醒外,还会同步向主治医生的移动终端发送短信。某区域检测中心通过LIS系统实现跨医院报告互认。患者从基层医院采集血液后,三级医院的专家可以直接获取原始检测数据。


4、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

通过使用物联网技术连接各种检测设备,可以实现操作参数(如生化分析仪的比色杯光强衰减数据)的实时采集。该系统具有预设的维护提醒功能,当血液分析仪检测到总共5000个样本时,会自动生成维护工单并将其推送到设备部门。试剂管理模块采用先进先出算法,结合有效期预警机制。通过这种方式,实验室将试剂损失率从3.2%降低到0.5%。

5、 系统互连和数据治理

LIS系统构建了一个基于HL7标准的开放式接口平台,实现了与电子病历和医疗保险系统的数据交互。在DRG支付改革中,医院通过LIS和病历系统的集成,自动提取检测项目和诊断之间的匹配数据,协助优化临床路径。系统支持三级权限管理系统,区分技术主管、报告审核人、样品接收人等角色的操作权限,关键操作记录可追溯。


6、 安全合规保障机制

国家加密算法用于加密检查数据的传输,审计日志的保留期超过了《电子病历基本规范》要求的30年标准。为响应级别保护评估,某省级医院的LIS系统通过双因素认证和漏洞扫描强化等措施,率先通过了三级保护认证。该系统有一个内置的CNAS-CL02条款比较清单,以协助实验室准备ISO15189审查材料。


嘉讯LIS系统官网 :www.jxhis.cn


发表评论期待您的独特见解

Q友评论Q友评论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,不代表Q医疗立场

0收藏